1955年10月28日上午,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潮熙熙攘攘。一个身着考究西装、神采奕奕的中年男子,牵着妻子蒋英的手,怀抱着两个年幼的孩子,出现在这片象征着祖国心脏的广场上。男子个头中等,面庞英俊,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。他紧握蒋英的手,带着孩子迈步走上金水桥,嘴里低声自语道:“这就是天安门,我们祖国的心脏啊!”
这个中年男子正是阔别祖国二十年、享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——钱学森。
1949年12月18日,周总理通过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,代表党和人民政府向世界各地的海外游子发出郑重的邀请,呼唤他们回国参与建设。钱学森在听到这则广播时,心中激荡万分,他不禁回想起自己少年时期立下的誓言——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。于是,他在院子里来回踱步,脑海里不断回荡着周总理的声音。蒋英走近他,为他披上一件外套,轻声问道:“你心里在想什么呢?”
“是的,新中国成立了,我们该回去了!”钱学森激动地答道。
展开剩余85%蒋英听后,也坚定地点了点头。既然回国的决心已定,回国便只是早晚的问题。为了早日回到祖国,钱学森开始精心策划回国的方案。他首先辞去了自己在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担任顾问的职务,但由于种种原因,他的辞职请求迟迟未能获得美国军方的批准。
虽然初期进展不顺,钱学森并没有气馁,反而更加关注美国国内局势的变化。1950年,美国国内政治风云变幻,联邦政府对民主进步人士展开了大规模清查。身为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负责人,钱学森也在联邦调查局的监视和盘问之中。
到了1950年8月23日,钱学森夫妇终于办妥了所有回国手续,托运了行李,向亲朋好友告别,准备登上前往加拿大的航班。然而,就在他们即将登机的那一刻,意外发生了。美国执法人员突然拦住了他们,宣告美国司法部驻移民局的执行法官已签署命令,禁止钱学森离开美国!
钱学森心中愤懑不已,感叹道:“海外侨民回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怎么美国自称是自由和人权的国度,却竟然阻挠这样正当的行为?真是荒谬至极!”但美国执法人员并没有理会他的抗议,依旧坚持不让他离境。回到加州理工学院后,钱学森得知自己的所有行李被海关扣押,心中更是焦虑不安,因为这些行李中包含着他珍贵的书籍和笔记。事实上,在打包行李时,他曾专门让相关人员检查过,但这次显然并非单纯的例行公事。
不久之后,联邦调查人员将钱学森与“共产党间谍”挂钩,随后将他非法逮捕,并切断了他与外界的所有联系。美国当局的这一行为引发了美国科学界和留美华人的强烈反应,许多人纷纷为钱学森呼吁。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压力,美国当局才不得不在半个月后将他释放。
然而,尽管钱学森被释放,他的生活依旧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。美国当局对他进行持续的监视,他的电话和信件都被严密审查,甚至连与朋友的一通电话都可能引来联邦调查局的问询。为了避免自己和朋友受到更多麻烦,钱学森开始深居简出,五年来几乎与外界断绝了联系。
尽管如此,钱学森夫妇依旧没有放弃回国的决心。为了准备返回祖国,他们在美国租住的房屋一般都只签了一年合同。五年来,夫妻俩几乎每年都要搬一次家。蒋英在回忆晚年时曾说:“那几年,我们总是准备着三只轻便的小箱子,时刻准备着搭上飞机回国。”
当时,美国政府阻止钱学森离开,主要是因为他在火箭技术方面的研究对新中国的国防建设至关重要。美国显然希望通过挽留像钱学森这样的技术骨干,来阻止中国的科技发展。这一消息传回国内,激起了中国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声援。中国政府始终关心钱学森在美国的处境,并通过多方渠道开展救援行动。经过艰苦的外交努力,最终美国当局同意让钱学森回国。
1955年9月17日,钱学森全家乘坐邮船踏上了返回祖国的旅途。他发誓:“我再也不会回到美国了,未来属于中国。”10月8日,天气宜人,秋高气爽,钱学森一行人在海上航行了21天后,终于与其他中国留学生一起抵达了罗湖桥。那座雄伟壮丽的钢铁桥梁连接着深圳和香港的九龙站,四周由厚重的铁栅栏围绕,警戒森严。
在桥的一端,中国科学院派来的代表朱兆祥等人早已等候多时。朱兆祥不时查看着手中的照片,那是专门从上海的钱均夫老先生那里取得的,照片上是钱学森全家的合影。见到钱学森后,朱兆祥立即上前自我介绍,并热情地握住他的手,诚挚地欢迎他回到祖国。
随后的日子里,钱学森一行在朱兆祥的陪同下,搭乘列车前往北京。一路上,钱学森看着窗外日新月异的景象,内心激动不已。他时不时地向自己的孩子们讲解窗外崭新的建筑与工程,列车里的气氛也格外欢快,大家纷纷讨论着新中国的伟大变革。
10月28日,钱学森顺利抵达北京。第二天下午,周总理亲自邀请他和蒋英前往中南海作客。见面后,周总理紧紧握住钱学森的手,二人亲切交谈。周总理的热情款待让钱学森深感祖国的温暖。
刚到北京两天,钱学森便带着家人前往天安门广场参观。当他站在广场上,望着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时,他内心的激动与使命感交织在一起,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归属。
同一天,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钱学森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,吴有训正式将他牵头组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决定交给了他,钱学森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。
在中国科学院的安排下,钱学森还前往东北地区进行考察。1955年11月22日至12月21日,钱学森考察了哈尔滨、吉林、长春、沈阳、抚顺等地的各大工业企业及科研机构,参观了东北电机厂、飞机制造厂、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知名企业,并与许多大学和研究所的学者们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钱学森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访问更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尽管初时哈尔滨的接待方因院校的特殊性质有所犹豫,但最终在上级的批准下,钱学森得以亲自参观。参观过程中,陈赓大将从北京赶回,亲自陪同钱学森参观了许多军事实验室和装备。当钱学森看到那些从抗美援朝战场上缴获的美军武器时,笑着说道:“这不是美国人的东西吗?但对我们来说,意义完全不同。”
这次难得的会面至今仍被两位当事人铭记。陈赓将军曾在回忆中提到,周总理对钱学森的重视让他深受感动,而钱学森那种为了国家、为了科学的坚定决心,也深深感染了他。
发布于:天津市